▲宜蘭市長江聰淵探訪中山公園內百年古蹟~獻馘碑。(宜蘭市公所提供)探訪中山公園內百年古蹟~獻馘碑。宜蘭市中山公園內有一座超過百年歷史的古蹟-獻馘碑,獻馘碑高約九點八六公尺,是宜蘭縣量體最大的古碑,也是設計最複雜、施工最精緻且保存良好之最具價值之石碑。宜蘭市長江聰淵於今(二) 日上午邀請文史工作者林正芳老師擔任獻馘碑導覽解說,進行現勘。縣議員林麗、市代連聖懷、市政顧問游國連、前縣議員賴瑞鼎、立委陳歐珀特助黃惠慈共同參與。「走讀獻馘碑,
娛樂城註冊送
探索百年風華」。
獻馘碑此碑為一九O九年日明治四十二年,
百家樂
宜蘭仕紳為感謝日人理番政策,使泰雅人不再威脅其性命而立的歷史見證,饒富歷史意義。「馘」音同「國」是首級的意思,
娛樂城推薦dcard
早期宜蘭山區之泰雅族原住民勇猛慓悍,並有出草獵人頭之習。日本殖民統治臺灣後,派軍隊攻打山區,建立隘勇線封鎖民生物資。迫使南澳與大同兩地的原住民獻出武器和獵獲的頭骨,因此宜蘭地區的士紳為撫慰先民首級並紀念此事,由波江野吉太郎、江錦章、李紹宗、陳掄元及藍新等人發起捐款設碑。立碑位址初定於員山堡金六結莊,今宜蘭高中校地,名為「首塚紀念碑」,後來以該地地盤不穩為由,遷至正在興建中的宜蘭公園東側,定名為「獻馘碑」。
獻馘碑是以花崗巖篆刻並鑲嵌於碑柱,外觀由下而上分為臺基、基座、碑身、碑頂等四個部分。碑座有碑文,規模大,牆身石砌而成,工法精美,造型典雅。外觀由下而上分為臺基、基座、碑身、碑頂等四個部分。基座中央鑴刻設碑緣由、乃為前清廩生林拱辰所撰。塔身為圓柱體,上刻「獻馘碑」,塔頂為圓頂、下有線腳與塔身相接,因饒富歷史意義,
現金版推薦
並為縣內規模較大且保存完整之紀念碑,於二OO四年公告為古蹟。
宜蘭市長江聰淵表示:宜蘭市中山公園雖然面積不大,卻擁有<獻馘碑>、<忠靈塔>及<舊日軍通信中心>三座珍貴的古蹟及歷史建築,
真人百家樂
也是市民朋友最容易親近及探訪的文化資產。有關獻馘碑下是否埋有當年的頭骨,到現在史學界仍有不同的看法,也是許多人樂於探究的歷史謎題,也希望市民朋友來到中山公園散步休閒時,能就近參觀公園內的古蹟,公所也有文化志工可以提供導覽解說,
色碟
不僅能增加對鄉土文化的了解,也能提升對故鄉的認同。
文章源自於台灣民生報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