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19日中午才在Marlins Park召開Michael Morse、Mat Latos、Dee Gordon加盟記者會沒多久,馬林魚已經迫不及待啟動下一筆交易了。這次交易對手換成了紐約洋基: 馬林魚獲得: Martin Prado(三壘手) David Phelps(投手) 6百萬美元 洋基獲得: Nathan Eovaldi(投手) Garrett Jones(一壘手) Domingo German(投手) 當天稍晚,
世界娛樂真人
馬林魚再將三壘手Casey McGehee交易到巨人,換回兩名低階小聯盟投手。 自從11月下旬以13年3.25億美元簽下Giancarlo Stanton以來,馬林魚在過去三週完成6筆球員交易、簽下1名自由球員。雖然送走頭號新秀Andrew Heaney在內的13名球員,但球團補強兩名先發投手、1名中繼投手,另外4個先發內野手只剩下游擊手Adeiny Hechavarria,一、二、三壘手全部升級。 Manny Navarro的下面這張表清楚呈現最近三年來馬林魚投打陣容的改變: 為什麼Prado的好,馬林魚最知道? Prado大聯盟前七年都效力勇士,
娛樂城排行
生涯對馬林魚通算打擊率高達.313。馬林魚想要他已經很久了,2010年馬林魚將Dan Uggla送到勇士,事實上球團當時想要的就是Prado,只是在勇士不放人的情況下,最後馬林魚換到Mike Dunn和Omar Infante。 那到底Prado好在哪裡? 簡單來說,
金大發娛樂城
他能勝任大部分的守備位置和打擊棒次,即便專任先發三壘手,Prado的生涯攻守數據也都優於今年的先發三壘手兼第四棒Casey McGehee。 過去三(2012-2014)年Prado打擊三圍.289/.339/.423、OPS .761,OPS+ 108。雖然單季平均只有12支全壘打,但他每年二壘安打加上三壘安打至少都有30支以上;至於四壞保送131次、單季平均44次雖然偏低,但三年來也只被三振202次。Prado大聯盟生涯通算打擊三圍.291/.340/.429,過去七年只有一(2011)年OPS+低於100,是個打擊能力穩定高於大聯盟平均水準的打者。 但是這樣能不能證明Prado相較於McGehee是顯著的打擊升級?McGehee今年拿下國聯「東山再起球員」獎(Comeback Player of the Year),打擊率.287、上壘率.355,上半季穩定維持國聯安打數前三名、打擊率前五名、打點前十名,還有機會入選明星賽。即便Prado打擊優於McGehee,但值得馬林魚付出包括Eovaldi在內的交易代價嗎? 我相信球團一定有注意到下面問題: McGehee本季BABIP .335(生涯平均僅.297),是支撐他今年打擊率和上壘率的主要原因 McGehee上半季打擊率.319、打點53分,下半季大幅下滑到.243、23分,單季31次雙殺打還是大聯盟最多 今年616個打數只有4支全壘打的McGehee,他的打點主要來自於適時安打。今年他在得點圈有跑者的打擊率高達.319、上壘率.414,但這個最大的優勢在季末也消失殆盡:McGehee在今年8、9月得點圈有跑者的打擊率大幅下滑到只有.224。 一路觀察明星賽後McGehee的打擊狀況,我對他明年一樣不樂觀。如果拿Fangraphs網站Steamer預測系統的數據相比,
奧林匹斯
Prado明年打擊三圍.274/.326/.402(wRC+ 108)明顯優於McGehee的.252/.321/.354(wRC+ 96),這是我能認同的。 但問題來了,看看馬林魚送到洋基的選手,雖然順帶丟掉明年年薪500萬美元的一壘手Garrett Jones,但要放走全聯盟先發投手球速第四快、24歲的Nathan Eovaldi,和魚塭第八號新秀、Baseball America評價頗高的Domingo German,馬林魚難道不會虧太大? 我是這麼想的。回顧一下Prado加盟前的馬林魚預計先發打線: 1. Dee Gordon, 2B 2. Christian Yelich, LF 3. Giancarlo Stanton, RF 4. Michael Morse, 1B 5. Casey McGehee, 3B 6. Marcell Ozuna, CF 7. Jarrod Saltalamacchia, C 8. Adeiny Hechavarria, SS 扣除守備難度高、補強不易的捕手、游擊手,以及今年WAR(Fangraphs版)合計14.1的三個外野手之後,球隊只剩下一、二、三壘手可以補強。既然一壘簽下Michael Morse、二壘交易到Dee Gordon後仍然覺得不夠,那最後一招就只能拿三壘手McGehee來開刀了。 當然Prado打擊不如Pablo Sandoval、守備不如Chase Headley,但看看紅襪花了5年9500萬美元簽下Sandoval、洋基花了4年5200萬美元簽下Headley,相較之下,2年1600萬美元(扣除洋基支付的600萬美元後)的Prado便宜多了。馬林魚用略微過剩的年輕先發投手作為交易籌碼,也將損失程度降低不少。 再看守備,Prado生涯在三壘的守備率.965優於McGehee的.953,
麻將發了
不過更大的價值來自於他守備位置的多元性。預算有限的馬林魚,必須利用球員多重守備位置,來增加調度的彈性,例如Gordon能輪替游擊手,Morse能守外野,替補球員Jeff Baker能守一、二、三壘和左右外野。至於Prado更是標準的工具人,他生涯在二壘、三壘、左外野的守備局數都超過2000局,最近三年也有守一壘、游擊、右外野的經驗。生涯擔任代打的打擊率也有.288。 更有甚者,一壘手Morse近年來進出傷兵名單的次數不算少,二壘手Gordon大聯盟四年來也只有今年上半季打得像明星球員,外野手Stanton、Ozuna季末都待在傷兵名單。所以Prado的機動支援對於維持戰力穩定、便利教練團調度,都有不能輕忽的潛在價值。 算一下馬林魚明年開幕戰25人名單的5名板凳野手,最有可能是Jeff Mathis(捕手)、Jeff Baker(一、二壘手)、Derek Dietrich(二壘手)、Justin Bour(一壘手)、Donovan Solano(或Jordany Valdespin或Miguel Rojas,二壘手或工具人)。三游這一塊明顯偏弱,這也凸顯馬林魚看重Prado的原因,絕不僅僅是先發三壘手這個位置而已。 至於棒次,Prado生涯是以擔任第二棒最多,不過高層屬意將他排進中心打者,
POLY保利體育
MLB官網馬林魚特派記者Joe Frisaro的twitter甚至將他放在第四棒…… 尤金碎碎念: 突然覺得Prado這800萬美元的年薪實在太好用了。先發守三壘、又要替補一堆守備位置,還要擔任第四棒保護Stanton。這種感覺就好比白天當保母、又被拗洗衣煮飯,晚上還要陪老爺洗澡睡覺,連「家政婦女王」都要甘拜下風啊 XD 圖片來源:AP;Getty Images 歡迎加入Facebook「邁阿密馬林魚臺灣應援團」! (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taiwanesemarlinsfanclub/) 大聯盟最新資訊請詳Facebook粉絲專頁「MLB Dugout」! 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