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個冬天,坦帕灣光芒隊發動了六筆規模較大、影響力較顯著的交易及簽約,以下分別條列: 在一連串的異動中,他們總共拿到Arroyo、Banda、Span、Hudson、Gomez、Cron這六位夠格被擺上大聯盟球員名單的選手;以及Kroos、Woods、Gray、Solak、Palacios五位農場新秀(還有兩位PTBNL)。光芒送出的人則有Longoria、Odorizzi、Dickerson、Souza。接連幾筆大搬風後,許多人共同的疑問都是 — 這支球隊到底在搞什麼?這些異動對光芒而言究竟有哪些好處或壞處?甚至,也有許多球迷不意外地相當不認同、或無法理解球團的這些操作;所以今天就讓我們來試圖推敲,光芒做這些動作的背後意圖。 首先讓我們來談財務考量的部分 — 當話題主角是一支全美職最窮、預算最緊的超小市場球隊,錢總是最重要的考量點。新同學Span、Gomez、Cron、Hudson、Banda、Arroyo今年估計會合拿23.8M、包括未來年份的合約總額則是27.8M;送走的Longoria、Odorizzi、Dickerson、Souza本季加總合領28.8M、包括未來年份的保證合約總額則是101.3M。此外,光芒在Longoria交易案中送出了14.5M給巨人;扣掉這筆支出後,球隊送走上述四人所省下的實際總額為86.8M。也就是說,光芒在今年冬天替本季省下了5M的薪資、未來五季加總則是省下86.8M。 再來是控制權的部分。Longoria、Odorizzi、Dickerson、Souza的合約分別剩五年、兩年、兩年、三年。扣除本季已經拿到手的保障合約,Odorizzi、Dickerson明年仍有資格和球隊打仲裁、Souza未來兩季也都是領仲裁薪資;而這些潛在支出雖然都是非保證合約,但光芒此時交易掉他們,也是想避免屆時非付不可的情況。至於六位大聯盟名單的新同學,Span、Gomez和Hudson的合約都只有一年,Cron還剩三年、這三季也都是領仲裁薪資;而Banda、Arroyo都還剩整整六年,且未來三季都只領大聯盟底薪。
當然,這都還沒算進Kroos、Woods、Gray、Solak、Palacios這些農場新秀 — 若他們未來能上MLB,控制權也是六年以上起算。這些交易對於「今年」的光芒隊戰力有多大的影響呢?先讓我們從最簡單、最直觀的WAR值來看 — 這是一項衡量球員能替球隊貢獻多少勝場(相較於4A級免洗球員)的數據。根據進階數據網站FanGraphs利用預測系統所做的預估,Dickerson、Longoria、Odorizzi、Souza今年的預期WAR值加總為7.0;Span、Gomez、Cron、Hudson、Banda、Arroyo六人的預測WAR合計則是3.0。 值得一提的是,這份預測推估Banda今年只會在MLB投28局;但依照他已經屬於完成品、即戰力的情況,只要光芒有需要,絕對有機會吃下更多局數。總之,根據這份預測,離隊的四位大聯盟球員與六名新同學,
冠天下娛樂城
產能差距大約是一季3~5勝左右;這當然是很明顯的降級,但光芒同時卻也省下了87M現金、並且拿到多位年輕新秀。他們犧牲了2018年賽季的3~5場勝利、以及Souza未來兩季(不包括今年)、Longoria未來四季、Odorizzi和Dickerson明年的控制權;換回至少87M以上的未來薪資空間、Banda及Arroyo未來六年的控制權、Cron未來兩年的控制權、和五位農場新秀。 對光芒來說,除了本季立即損失3~5場勝利,其他失去的東西並不巨大。扣除今年,控制權只剩一季的Odorizzi、Dickerson的價值其實非常有限;將預期產能扣除薪水後,這兩人在2019年的剩餘價值不會有多高。送走今年之後還可用兩季的Souza或許比較可惜,但別忘記他也只是一位生涯wRC+僅有106的角落外野手 — 誠然,他無論打、跑、守的水準都略優於聯盟平均,但實力也還稱不上明星等級;同樣扣除未來將會繼續攀升的仲裁薪資,他的剩餘價值也至於大到驚人。 Longoria的問題則是年齡偏高 — 扣除今年,未來四季他的年紀是33~36歲。過去四年他的wRC+為108、年均WAR值3.6 — 攻防實力依舊優於平均,但也已經遜於明星級水準。算進未來可能的老衰,他在場上帶來的貢獻只會逐年遞減。所以對光芒來說,他們損失的未來並不多 — 只有Longoria老衰的年份、Odorizzi和Dickerson價值不怎麼高的合約年、以及Souza接下來兩季的控制權;光芒隊真正的重大損失,只有本季的大聯盟陣容可能會因為新同學的戰力遜於離隊班底,而失去3~5勝。但他們本季的戰績期望值並沒有那麼差 — FanGraphs預測他們能贏79勝、PECOTA則預估84勝。
去年整季報銷的Nathan Eovaldi,今年被預估有機會吃下100~120局;他生涯有著98FIP-、105xFIP- 的不俗戰績 — 雖非頂尖,但至少有平均值附近的水準。25歲年輕左投Blake Snell,去年下半季修正投球策略、改變站位後,成績呈現漲停板;去年只投129.1局的他,本季有機會投滿整季。生涯攻擊火力有99wRC+的捕手Wilson Ramos,去年因傷只打了224打席,但本季的預期打席數是上季的兩倍;去年季前曾入選百大新秀的Jose De Leon,上季因傷只投了2.2局,今年若能維持健康應有機會吃下50局以上。 同樣是菜鳥的24歲右投Jacob Faria,去年主投86.2局、繳出低於聯盟平均20%的防禦率,FIP- 也是不錯的96;這季他預估能整季先發、吃下130局以上。生涯wRC+剛好100、防守數據很漂亮的Matt Duffy去年因傷整季報銷;他職涯不僅擁有平均水準的攻擊產能,三壘守備成績DRS、UZR更分別比聯盟均值高出23、19.3分 — 平均每守150場比賽,能繳出優於均值15分以上的貢獻。雖然光芒這個冬天賣走不少主力,但情況也還不到全然悲觀的程度 — 他們去年沒有出賽整季的Snell、Faria和Ramos;De Leon、Eovaldi、Duffy更是整年報銷。然而,這些選手都還是有能力做出貢獻的球員。
假設這些舊班底能突破傷勢或低潮,搭配新來的Gomez、Cron等人,其實光芒本季的戰力下滑程度並沒有那麼顯著。Odorizzi、Souza、Longoria、Dickerson都是生涯已經擁有不少實績、甚至有個人招牌的知名球員,也或許是因為這樣,失去他們會使人感覺球隊戰力急速下滑;但實際情況不見得如此 — 名氣大小是一回事,但光芒的新同學、以及正準備東山再起的舊班底,預期實力也沒有差到哪去。過去四年,光芒逐季分別打下了77、80、68、80勝;這段期間,這支球隊也擁有過Dickerson、Odorizzi、Souza、Longoria這些球員,但也都還是改變不了敗多於勝的命運。 近四季光芒年均僅能打下76.2勝,而在這波大換血之後,球隊預測戰績仍然在80勝上下;從這個角度來看,光芒今年休賽季根本無法被稱為失敗。今年已經32歲的Longoria逐漸年華老去、但球隊卻又還沒展現出立即能拚分區冠軍的競爭力;Dickerson、Souza、Odorizzi更都是隨著時間進行,交易價值會迅速下滑的籌碼。大換血後,光芒的戰績期望值不僅和過去幾年的水準相差無幾,本季團隊薪資還下修5M、包括未來更是至少省了87M以上;還順便拿到像Banda、Arroyo、Solak這類控制權更長、合約CP值更高、年紀更輕的潛力新秀。
而如果我們把這些交易逐筆攤開來看,也能發現光芒根本都做得不差。在Longoria交易案中,我就曾經在自己的交易分析中提到,此君過去幾年的產能和Todd Frazier基本上差不多;而最後Frazier拿到的價錢是兩年1700萬美金,巨人則是用五年58.5M、外加兩名新秀和Span作為代價,才換到年紀相同的Longoria。在那時候的文章中,我就有提到若Frazier最後簽了一張30~40M美金左右的合約,巨人的決定不一定會比較劃算;而最後Frazier拿到的總金額,竟然連20M都沒有 — 這讓巨人買進Longoria的價格,瞬間看起來貴到不像話。 雖然光芒最終也未能如預期的清掉Span — 當時我在分析文中提到,若是他們無法賣掉Span,以五年58.5M、外加兩名新秀的代價賣掉Longoria,看起來僅能算是一筆趨近於小賺的交易;但那時我顯然也高估了Frazier的最終成交價。考量今年的三壘手市場買氣冰到極點、價錢低廉到超乎預期,光芒能在這個環境下把Longoria轉換成兩位新秀、以及將近60M的薪資空間,已經很值得被稱許。至於同樣讓光芒受到一些批判的Odorizzi交易案,其實也做得不算差 — 此君雖然在2014~2016年間連續繳出三個WAR大於2、年均可貢獻2.3勝的賽季,但他上一季的表現卻呈現顯著下滑。
Odorizzi去年寫下了127FIP-、116xFIP- 的成績,兩項進階投球數據都遠遜於聯盟平均;他上一季對戰打者的xwOBA值(0.320)也比MLB均值(0.311)差。原因很可能跟其投球策略有關 — 以下是他去年的快速球進壘熱區分布:
上個賽季,Jake Odorizzi的四縫線快速球的進壘點,平均垂直高度為距離地面3.17英呎 — 此數值在全MLB投滿100顆四縫線速球的右投手中,排行高居第一(與金鶯隊後援Darren O'Day並列)。他的投球策略非常明顯、不難預測:用快速球攻擊好球帶上緣、將拿手的指叉球埋在下緣,利用高低搭配破壞高低平衡。但自從近兩年MLB進入「彈力球時代」、棒球似乎越來越容易被打出牆的情況下,Odorizzi的投高球策略就變得更加危險 — 最近兩季,不僅聯盟平均的全壘打率創下歷史新高,Odorizzi的被全壘打率也是;他前年和去年平均每九局分別會被敲1.39、1.88轟,頻率越來越嚇人。 此外,他在2014~2016年的三振率減保送率一直維持在14.5%以上、去年卻掉到10.9%;FanGraphs網站作家Travis Sawchik更在他的分析文章中指出,去年MLB打者攻擊高球的整體效率,有大幅進步的趨勢。過去三年,聯盟打者攻擊高球的wOBA值逐季分別是0.292、0.290、0.317,進攻產能於上一季暴增;攻擊低球的wOBA值則是0.305、0.318、0.299。這對每一季速球用量都超過六成、而且極度仰賴好球帶上緣的Odorizzi來說,無疑是相當不利的消息;當然他也可以選擇降低速球進壘點,但是否會連帶犧牲指叉球的誘騙效率,又是另一個未知風險。
今年冬天,市場上有幾位實力介於平均等級左右的先發投手,
娛樂城排行
如Jason Vargas、Andrew Cashner、Jaime Garcia,他們都拿下兩年1600萬美金左右的合約;而Odorizzi未來兩季的預估薪資,也大約在1500萬左右。Odorizzi的優勢在於,
捕魚遊戲
他是這四人中唯一年紀低於30、且近四年局數吃最多的投手;但至於在球場上的成績效率,他們並沒有差太多: 近四年投球成績 球員 ERA- FIP- xFIP- Jake Odorizzi 96 105 105 Andrew Cashner 99 103 107 Jason Vargas 93 105 110 Jaime Garcia 97 97 91 如前述提及,Odorizzi是這四人中年紀最輕、近四季年均可吃下超過170局,也是四位選手中最多;而他們未來兩年能拿到的薪資也都大同小異。正因為Odorizzi條件稍好、薪水卻差不多,所以光芒有機會多拿到一位潛力新秀(Jermaine Palacios);但如果我們認為這樣的回報太少,那很可能就是高估了Odorizzi的市場價值。首先,他去年投出的成績是四人中最糟糕的;無論三振率減保送率、被全壘打率等關鍵數據,都呈現明顯衰退的現象。他在其他隊眼中,會是一名實力不惡、但又有風險的中後段輪值投手 — 跟Garica、Cashner這類型的球員相似,只不過稍微年輕一些。 從這樣的角度來看,光芒在Odorizzi交易案中並不算做的太差 — 當然,這並不是說他們幹得很漂亮,但至少是還能接受的範圍。至於Souza交易案,
捕魚大滿貫
我同樣認為他們做得不錯 — 相關細節我已在前幾天的文章分析過,這裡就用長話短說的版本:丟掉控制權剩三年、薪資不貴的Souza確實有些可惜,他的未來價值也比Odorizzi這類的球員更高;但他們換回了Banda這位即戰力的大聯盟後段先發、以及有一定潛力且打擊不錯的二壘手Solak,是相當不賴的回報。若能順利養成,Banda和Solak都是可以便宜控制六年(前三季領底薪)的高CP值選手。 過去兩季Banda已經在3A累積了195.2局的投球經驗,每九局能三振8.5人、保送3.6人、被敲一發全壘打;雖然防禦率4.74不算出色,但進階數據xFIP仍有4.40的水準。值得一提的是,他的年齡比3A平均小4歲、且身處有利打擊發揮的太平洋聯盟;只要他的球技在未來能繼續成熟,應該有機會在大聯盟擔任後段輪值的角色。球探寫手Eric Longenhagen在他的文章中提及,現階段Banda的總評價大約就是50分的水準 — 在球探的語言中,這代表有機會擔任稱職的MLB後段先發、或成為不賴的救援投手。 控球準度算是Banda較不出色的技能,但他擁有一顆92~96英哩的快速球,以左投而言算是不錯;此外他還有優於均值的變速球、以及平均水準的曲球,算是有足夠的武器勝任先發。或許「後段先發」聽起來不是什麼性感的名詞,但我們必須認清這是一個連Vargas、Cashner都能拿兩年16M美金的時代;Banda的控制權比上述兩人多四年、而且年紀至少小了七歲。依照MLB目前的幣值,在市場上購買後段先發的代價沒有想像中的便宜。對光芒來說,失去三年的Souza固然可惜,但拿回六年的Banda不見得會是吃虧的買賣。 更何況光芒隊還拿到了Solak — 此君去年高階1A、2A合計打了538打席,打擊三圍是不差的0.297/0.384/0.452;Longenhagen目前給他45分的評價,也就是略低於大聯盟平均水準、但有機會至少爬上MLB板凳的選手。Solak擁有出色的跑壘能力、二壘守備也有平均水準、打擊能力不錯;但他的力量、長打產能偏弱,若未來能隨著年紀長出砲瓦,評價很可能會持續提升。現階段來看,他就是一個不錯的潛力新秀,雖然沒被視為明日之星,但至少是個可期待的作物。拿三年的Souza換六年的即戰力後段先發(Banda)、外加一張有潛力的樂透(Solak),光芒真的並不差。
Gomez的合約更幾乎沒有太多可挑剔之處 — 他才領4M美金!過去六年,他有五季的wRC+至少高於98、每一年的WAR都大於0.9;最近八年,他有七季的WAR大於2.3。大聯盟生涯11個賽季,Gomez每年都能提供優於平均的防守價值、跑壘貢獻也僅有一年低於均值;搭配近年也穩定保持在平均以上的打擊,他可以帶來的幫助絕對比想像中的多。沒錯,他確實已經開始老化 — Gomez本季將邁入32歲,但FanGraphs網站仍預估他今年能拿出1.4WAR的成績;同樣根據MLB目前的幣值,這是一筆完全不會對資方不利的簽約。 當然,或許會有人認為拿現在的Gomez和全盛時期比,是不夠客觀的;但即便只看近三季,他年均仍有2WAR的貢獻,證明FanGraphs的預測看起來並不誇張。考量大聯盟球隊現今想在FA買一勝,平均得花上數百萬元,一季能貢獻1~2勝之間的Gomez只領400萬,絕不會是什麼糟糕簽約。最後則是Dickerson交易案 — 先說結論,這可能是光芒今年冬天「相對」做的較差的交易。這筆交易中,
RG富遊娛樂城
光芒只替本季省下了1.45M;他們還得到一位連五年WAR值低於0.7的後援投手(Hudson)、損失一名近四季年均472打席、118wRC+、1.8WAR的外野手。 當然,光芒還拿回了Tristan Gray,但在FanGraphs網站提供的海盜隊新秀榜單中,他連前25名都沒入選,顯然是個價值不高的雜魚;而光芒做這筆交易,真正省下的基本上僅有Dickerson明年的薪水、以及今年的1.45M。Hudson或許是堪用的牛棚戰力,但過去五季他的防禦率從未低於3.86、自2012年後至今總共主投237.2局,防禦率是糟糕的5.11。而Dickerson雖然算不上明星級球員(他上一季有入選明星賽,但這裡指的是實質數據表現)、但至少近四年仍有不俗的攻擊水準;即便薪水不算便宜,但考量他今明兩年都還是只能領仲裁薪資,Dickerson依舊會是球隊的正資產。 不可諱言,這樣的正資產只能轉換成Hudson、以及今年多省下1.45M的薪資,確實令人有些失望;而雖然今年市場的買氣確實冰冷,但或許光芒也沒必要非得急著脫手Dickerson不可。不過,雖然以光芒的角度來看,
大發捕魚
這的確是一筆讓人不甚滿意的交易,但也不是什麼會嚴重傷害球團的動作;或許Dickerson那張剩下兩年的合約,交易價值應該要高於Hudson和1.45M,但他也只不過就是個打擊火力不錯、守備評價普通的外野手而已。雖然還可控制兩季,但今年已經可以領6M的他,未來兩季的薪資也不到極為低廉的程度。 所以,就算將每一筆買賣分開來看、逐條審視,個人依舊認為光芒在今年休賽季的操盤做的不差。在Frazier和大都會簽約後,光芒與巨人之間的Longoria交易案,瞬間看起來對前者相當有利;Gomez的簽約價格看起來也算低廉、在Souza交易案中拿到的回報同樣相當充足。Odorizzi交易案乍看之下似乎沒換回什麼東西,但其實他的市場價值並沒有想像中的高 — 特別是他才剛繳出了生涯最差勁的球季;以目前MLB球隊在自由市場上收購後段先發的行情,Odorizzi的交易價值真的很有限。當然,他稍微年輕一些、也更會吃局數,但光芒也多拿到了一位潛力游擊新秀;我不會說他們這筆做的很差。 Dickerson交易案算是我相對不認同的操作,但也大概是光芒整個冬天唯一最值得非議的買賣;而即便如此,它也還不到顯著影響球團未來的程度。或許再等一段時間,光芒有機會用他換取其他更好的新秀;但Dickerson本身的交易價值其實也沒高到哪去,影響力有限。以整體的角度來看,光芒在整個冬天幾筆大買賣後,大聯盟陣容的實力確實有所衰退;新入團的球員和離隊的舊班底之間,可能有一季3~5勝的天分差距。但相比去年,光芒本季可能多出Ramos、Eovaldi、Snell、Faria、Duffy、De Leon這些去年就在隊上、卻因為各種緣故而無法整季出賽的幫手。 也就是說,光芒今年的整體實力,可能根本不會遜於過去四季那支年均76.2勝的隊伍;反倒是農場還多了Arroyo、Banda、Solak、Krook、Woods、Palacios這些新秀、增添未來重新站起來的籌碼。況且,在美聯東區已經有兩支超級強權 — 洋基、紅襪 — 環伺的情況下,光芒的競爭優勢本來就相當有限;更何況同分區還有一支今年冬天補強同樣積極、戰力可能也有外卡邊緣水平的藍鳥隊。就算堅持握著Longoria、Odorizzi、Dickerson、Souza這些價值正在衰頹、老化的選手,光芒今年的競爭希望也根本不會提升太多。 與此同時,光芒的薪資壓力也日益沉重 — 去年球季結束後,該隊的團隊薪資已突破了一億美金;此數值不僅創隊史新高,舊記錄甚至只有81M。但光芒並沒有因為薪資大幅提升,而在戰績上得到相對應的反饋;反倒是眼前的洋基、紅襪、藍鳥不斷的升級進化,所以光芒選擇走上另一條路、縮減支出,完全是能夠被理解的決定。過了一個冬天之後,各家預測系統依舊評估今年的光芒隊有79~84勝、五成勝率左右的實力 — 和許多人的理解有所不同,賣掉Longoria、Odorizzi、Dickerson、Souza這些班底,並沒有讓光芒的戰力大崩跌。 原因是光芒賣走他們的同時,不僅厚植了農場戰力,還拿到一批像Gomez、Banda、Cron、Arroyo這類的即戰力球員;此外去年幾位受傷、低潮的隊上選手,這季都有機會谷底反彈。因此,即便光芒出售了四位大家耳熟能詳的好手,戰力受影響程度也並沒有想像中的多。在這些買賣之後,光芒這季的預估團隊薪資下修到96.5M,比去年少花了一些錢、但也還不到大省特省的地步;他們這個冬天主要的目標,是清出「未來」的薪資空間 — 如最前面所提,光芒替未來五年總共空出了87M。
根據評估新秀權威網站Baseball America的評比,他們現在擁有全MLB第五強的農場;因此,球團捨棄眼前、放眼未來,無疑是很合理的策略。那些有關光芒隊今年冬天的操作的評價,很多都不是正確的。首先,他們的預期戰績並沒有大幅衰退、本季的團隊薪資也僅稍微下修,不太符合某些人所認為的「坦克」模式。此外,考量光芒本身、以及同分區幾支強隊的實力,拿現在換未來確實是更理性、更正確的決定;況且,除了Dickerson交易案做的稍差,光芒完成的其他買賣都是可接受以上的水準。 總的來看,光芒隊目前的整體實力與休賽季前差距並不算大;且與此同時,球團更成功替未來騰出不少薪資空間、也完成了厚植農場的任務。從這樣的角度來看,領導光芒隊高層的Matthew Silverman、Erik Neander,這個休賽季的寒假作業其實真的做的不錯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在這邊跟各位喜愛棒球的讀者們分享一個很讚的地方:MLB球迷交流園地!找不到朋友陪你一起討論棒球嗎?希望能夠認識更多的棒球同好嗎?想要每天都和我 們一起痛快地討論大聯盟的賽事和資訊嗎?趕快加入MLB球迷交流園地吧!討論比賽、大聯盟的聖地就是這裡!如果您是想搜尋一個能提供專業內容的優質棒球粉絲專頁,那我個人則是大力推薦MLB Corner,歡迎時常入內收看更多棒球文章!!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圖片來源:http://www.zimbio.com、Google.com、BrooksBaseball、Fangraphs,